米黄大理石是石材最重要的品类,其使用量占大理石总用量的60%以上。本文通过地质学知识与矿山实地考察结合,总结出米黄大理石矿山的形成过程和成矿特点,更深入地理解石材矿山的形成,为找矿、矿山规划、矿山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矿山的分布
米黄大理石的分布很有特点,全世界有十几个国家都有米黄大理石产出,但主要的品种主要是四个国家:土耳其、伊朗、西班牙、意大利。
阿曼米黄|土耳其
意大利的主要品种包括:帝诺米黄、金花米黄、旧米黄和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意大利米黄等。
西班牙的品种不多,主要是西班牙米黄和闪电西米,但西班牙米黄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材矿山,日产量超过500立方米。
伊朗近年来受国际制裁及政府加税等政策影响,产量及市场份额都有所下降,主要品种是莎安娜米黄,欧典米黄、白宫米黄、龙舌兰等,其中莎安娜米黄号称米黄之王,虽然前几年停矿,但现在已经重开。
索菲特金|土耳其
土耳其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米黄霸主,市场上70%的米黄材料都是产自此,主要品种包括:奥特曼、白玉兰、闪电米黄、索菲特金、诺娃米黄系列(诺娃米黄、新帝王、新世纪)、金叶米黄、阿曼米黄、白玫瑰、古典米黄、卡曼米黄、路易十三等。
形成过程
市场上95%以上的米黄大理石板面都可以看到生物化石或者生物碎屑,其形成过程与古生物有非常直接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以前,地质学对碳酸盐沉积认识还相当肤浅,只是笼统的认为是“浅海相”化学沉积。
路易十三|土耳其
直到60年代肖(Shaw)和威尔逊(Wilson)等人深入研究现代碳酸盐沉积作用,人们才形成了正确的认识。碳酸盐沉积物主要是生物成因的,主要形成于温暖气候条件下清洁、透光的浅海环境,其主要成分CaCO₃的沉积主要是生物骨骼和藻类活动的结果。
现在正在发生的碳酸盐沉积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的赤道温暖浅海地带,例如加勒比海大巴哈马滩、波斯湾、孟加拉湾及我国的南海诸岛等。这些地区钙澡大量繁殖,珊瑚礁发育,局部有贝壳、鲕粒砂、葡萄状团块、球粒灰泥和造礁生物粘结岩正在堆积,这些沉积物在石材市场上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大理石品种。
米黄大理石的形成过程主要可以分成两类:奥特曼型和白玉兰型(如路易十三),其中主要的区别是生物骨骼所占比例。
1、奥特曼型
奥特曼|土耳其
市场上常说的奥特曼的花其实是生物的化石,主要品种是珊瑚化石。这种类型特征是含有较多颗粒很明显、块度较大的化石做为岩石的生物格架,然后再由颗粒很细的米黄色粉晶、泥晶填充胶结。其形成过程是:珊瑚等生物不断生长形成生物礁,之后礁体在波浪、潮汐、重力等作用下破碎,破碎的颗粒较大因此不经过搬运或者只有短距离搬运后堆积,之后经历胶结、压实作用最终形成岩石。这种矿山一般是岛状的,而且是一群群的岛,土耳其奥特曼就是这个特点,与现在海洋里的珊瑚礁分布非常类似。市场上常见米黄材料约有65%是这种类型。
2、白玉兰型
白玉兰|土耳其
主要物质是颗粒很细、肉眼看不到明显的生物结构的粉晶,生物化石不明显,比例小于10%,切成大板板面纯浄,装饰效果很好,主要代表有路易十三、莎安娜、白玉兰、闪电米黄等。其形成过程有别于奥特曼型,没有明显的生物格架,碳酸钙质主要源于海澡、浮游生物等,各种生物遗体内的碳酸钙经过长距离的搬运或者沉淀形成碳酸钙泥,再经历胶结、压实作用最终形成岩石。
成矿特点
1、生物
形成米黄大理石的主体是生物的骨骼等碳酸钙,如果生物是珊瑚,其骨骼颗粒较大,不易破碎搬运,一般就会变成米黄矿体的格架就地沉积下来,而珊瑚的品种直接决定矿体的颜色。如果是红珊瑚,形成的就会是类似珊瑚红之类的红色大理石而不是米黄大理石。而如果碳酸钙主要来源是澡类或者浮游生物,其颗粒很小,容易长距离搬运,更容易形成白玉兰型的米黄大理石。
水晶莎安娜
2、海水净度、深度
海水的净度和深度一方面决定了哪种生物更容易发育,比如珊瑚只能发育于非常干净的浅海且要阳光充足。另外海水也会对形成的石材的颜色产生影响,海水不干净形成的石材容易变黑或者棕色。最后,如果海水中有泥质,还非常容易形成缝合线,严重降低石材品种,比如旧米黄、克罗地亚木纹、龙舌兰等石材就有非常明显的缝合线。
3、胶结物丰富程度、填埋深度
有成岩后期这两个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如果胶结物不足,各碳酸钙颗粒无法粘在一起,最终会被海水冲散无法形成岩石。填埋深度也必须足够深,不然形成的大理石就会有较多气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市场上常见的白玫瑰。
来源:土耳其远洋矿业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