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细分化早已成为石材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但像环球这样将旗下全资子公司在厦门国际石材博览会上作分区展示的毕竟在少数。
如果将UMGG(环球石材集团英文简称)、UNIPLUS、瀚得石业三个展位比喻成环球在厦门展上打出的三张牌,那么关于它面对2018年石材市场竞争的博弈之术,则在此次展位细分中显露出了更多痕迹。
搭建平台,合伙人模式两步走
一幅80*200cm的主题为“环球开启合伙人模式”的展架吸引了众多观展者的注意力,原本全开放型的展厅入口逐渐被咨询者挤满,毕竟这是环球自2015年3月26日挂牌以来,又一次向社会公开招募合作信息,不同点在于前者侧重“融资”,后者侧重“融人”。
拥有生产、加工、资金等综合实力的环球为何选择开启合伙人模式?熊仕威从两个方面解释了原因。
首先是大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各项环保政策频繁出台,环保立法逐渐规范和完善,2017年也成为了环保政策的爆发年,大批中小企业主也在大环境驱使下从创业者沦为“失业者”。对于注重人才培养的环球而言,亟需一个有效吸纳及整合这些优质人才资源的方式。
其次是企业自身的转型需求。“我们想以此为契机,推动环球向平台性的企业转型,建立从矿山、生产到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平台支持,与有潜力且愿意跟环球合作的供应商、营销人等优势互补,达到共同筹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的。”熊仕威说道。
据悉,环球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招募500-1000个合伙人,该模式的启动消息也相继被置顶在环球官网及官方微信公众号查询窗口上。具体怎么执行?环球将它拆解成了两个发展步骤。一是推动内部创业,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及归属感。二是吸收外部优质人才资源,促进合作共赢。
500-1000人的合伙人名额、内外兼施的合作计划、双向选择的标准蕴藏着环球对于长袖善舞的工装市场尚未磨灭的期许。与此同时,它也正在尝试着跨越,进军新领域。
审时度势,扩充家装版图
与“环球合伙人模式”共同在厦门展首发且置顶于官网的还有“环球石家”计划,相较前者进一步挖掘工装市场份额的倾向,后者以“家”为主题,更青睐于近年逐渐苏醒的家装市场,这也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决定正式开启“环球石家”计划之前,环球已经用了数年时间进行市场调研,包括吸取同行经验,多次在石材协会开展专题讨论等,谈及原因,熊仕威解释道:“环球擅长的是在工装市场,进军新领域意味着机遇与风险同在,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经过方案的反复调整,这个切入点最终被确定为“环球石家”。其将以旗舰店的形式陆续布局各大城市,把环球旗下的天然石、半宝石、人造石、薄板等进行系统性的装饰应用。同时,历届环球石材艺术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及其与广州美术学院合作的石材雕塑作品也将被用于空间陈列,全面覆盖家装的硬装、软装部分。
对比以往石材企业单纯以天然石进军家装市场的模式,“环球石家”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的石材系列产品覆盖面更广,价格选择区间更大。据透露,未来“环球石家”还将整合高档洁具、实木家具等跨界产品进入,为用户提供整体的生活美学空间解决方案,增加终端市场的黏性及复购率。
利用差异化推动产品升级
环球向来对精品的打造保持着十足耐心,在外部可见的深化改革、战略扩张的同时,技术改造驱动亦成为内部多年研磨的重点,从而为其在工装、家装领域的高歌猛进提供更为完整的产品交付能力。
目前,环球已率先引进了国内第一条人造石生产设备和技术,即中国首条百利通全自动大板生产线在东莞常平投产。据了解,整条CEMSTONE人造石生产线长达800米,总投资3亿元,整个生产流程完全自动化生产,包括配料、搅拌、布料、压制成型及磨切等繁重工艺均由机械自动完成,全程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只需要配备15个工作人员在场。
从2015年投产,经历数次磨合及调试,截止至2017年,环球人造石生产设备已趋近于成熟阶段,年产能高达40-50万平方米,且通过每年将近600万的研发费用不断赋予材料防静电、释放负氧离子、杀菌、夜光等新功能,可应用于医院、机房、养老院等具有特定需求的场所。
此外,环球亦积极将上述新型产品与设计师群体对接,达成“颜色+功能”的空间应用组合,如宝石蓝+防静电,浅绿+负氧离子,鹅黄+夜光。技术改造不仅驱动了产品革命,更提升了智能人居生活体验。
编后语
诚然,无论是在工装市场调转船头,还是进军家装、人造石领域,环球都不是首家。即使不具备先发优势,但在企业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性格沉稳的环球总能以创新模式突围,这家港资背景的公司也许生来兼具东西方的理性与含蓄,却从不缺乏打破行业模仿趋势的勇气,正如其针对工装、家装、人造石劈出的“三板斧”:无往不利且掷地有声。
来源:石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