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建宁县均口镇修竹村大嵊山的富强工业园内,机声隆隆,好不热闹。
“这座山里有两个宝,一个是天然花岗岩石材,一个是矿山尾矿渣料加工的机制砂。”富强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宜斌说,这些机制砂马上将装车运往莆梅铁路的施工现场。
2017年,富强石材有限公司投资2千多万元建设机制砂场,充分利用尾矿渣料,每天可生产5000~6000立方米的机制砂,用于周边铁路、高速公路和民房等基础建设上,将尾矿的利用率从60%~70%提高到95%以上。
据彭宜斌介绍,富强石材采用的水洗水破方式加工机制砂,不会新增粉尘污染,1立方米机制砂在建宁的售价在40元至50元,一年能增加2000万元左右的利润。
“一直以来,矿山尾矿都是污染难题。以前,处理尾矿渣料主要是通过建弃渣场来积存,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溃坝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若尾矿渣料中存在重金属,还可能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三明市国土局干部谢周显说,将尾矿渣料加工成机制砂,可谓是一举两得。一方面,提高了尾矿的综合利用效率,增加效益,降低污染。另一方面,可以为建设工程提供重要的基础原材料。
“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保护环境,无疑是一种观念的更新,也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发展模式。”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叶琪认为,现阶段所提倡的绿色矿山建设,不仅是简单地把矿山环境进行绿化、美化,而是指矿山企业从资源的开采、加工、综合利用到运输全过程,都要贯彻科学发展的观念和环境保护的理念。通过调整生产工艺,优化生产布局,开发与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等手段,实现资源效能的最佳化;科学合理地设立矿产资源在开采、选矿、冶炼和加工全过程中的科学指标,加强末端治理,引导矿山企业制定循环发展规划,建立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链,充分利用循环技术对废弃尾矿渣料进行综合利用,加工成机制砂、环保砖、微晶玻璃等,促进矿山与生态环境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