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595-86811139

石雕须弥座佛台

2018-01-22 08:50 浏览:48271 评论:0 发布:139石材网   
核心摘要:须弥座,是带有雕刻花纹和脚浅的基座,即由多层叠涩组成的台座。所谓叠涩,即用砖或条石一层层向外垒砌挑出或向里一层层收进的做法。据说须弥座的名称来源于佛教,就是用须弥山来做佛像的基座。须弥山是佛教的圣山(相传指喜马拉雅山),拿这座山做佛座,才能显示出对佛的崇敬,故意后凡是比较高贵的建筑基座都采用须弥座形

须弥座,是带有雕刻花纹和脚浅的基座,即由多层叠涩组成的台座。所谓叠涩,即用砖或条石一层层向外垒砌挑出或向里一层层收进的做法。据说须弥座的名称来源于佛教,就是用须弥山来做佛像的基座。须弥山是佛教的圣山(相传指喜马拉雅山),拿这座山做佛座,才能显示出对佛的崇敬,故意后凡是比较高贵的建筑基座都采用须弥座形式。明清以后须弥座运用广泛,无论在佛菩萨像、塔、幢、家具、神龛、台子及其它尊贵建筑物上都使用须弥座。就是假山座、古玩座、花池座等,也时常用须弥座来承托。



须弥座的形式各式各样,中间有束腰的基座应该是须弥座在中国的基本形式。它们被代代相传,在形象上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

须弥座自下而上分为土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这七部分。这种标准形式的须弥座上的石雕装饰极其精美,而且有相对固定的装饰内容和形式。圭角部位一般都调为如意云纹样。上下枋的雕刻图案以及宝相花、卷草纹即云龙纹等中国传统纹样为主。上下枭多刻有“巴达马”纹样(即莲花)。石雕“巴达马”的花瓣顶端呈内收状,花瓣表面还要雕刻出包皮、云子等纹样,与莲花略有不同。佛教艺术多采用莲作为装饰,可能是以莲寓意佛教的清净无染,超脱凡俗,而且莲“薏(莲心)藏生意,藕复萌芽”的生长规律也正符合佛教“辗转生生,造化不息”的人生哲理。其束腰部位的雕刻纹样以“碗花结带”为主。即以串碗状的花草构图,并饰以飘带。庙宇中的须弥座,多在束腰部位雕刻“佛八宝”的图案。束腰转角部位一般雕刻为“马蹄柱子”形(俗称“玛瑙柱子”)或“金刚柱子”形。有的须弥座束腰部位的四个角上有特殊装饰,四个角采用石雕人物做角柱,人物以双手承托上枋,被称为力士或角神。石雕力士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须弥座以狮子或别的小兽来代替力士,称为角兽。须弥座的雕饰在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时代特性,不过总的趋势是愈来愈趋向丰富、细腻、华丽。

除了这种标准形式的须弥座,还有一些须弥座的变形组合形式。有的为两个须弥座重叠而成。有的加大须弥座的高度,采用加高束腰部位的方法,这样在束腰部位的装饰也相应地比以前复杂,出现了束柱和鹄壸(kun)门等装饰,这种形式在早期寺庙佛座上比较常见。石供桌,是为祭祀用的供桌,上面从中间向外依次摆放着一个香炉、烛台、花瓶都是石制的,所以又称“石五供”,其基座一般采用须弥座形式。如河北易县清西陵崇陵的石五供,其基座是标准的加大形须弥座,座体各部位都有雕饰,雕刻内容、形式程序化,显得华丽大方。



还有一种单独形式的石基座,被放在殿堂前或庭院中,专门用来放置盆花盆景之类的,这种石座在园林建筑中比较多见,为各种须弥座的变异与组合。它既可以被用来摆放各种物品,又是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石雕艺术品,属于建筑小品之类。其形式多为方形和圆形的自由组合。石座上,下枋及上、下枭和圭角部位或厚或薄,有的被省略,但基本还是“工”字形的基本形式。其表面雕饰的内容题材多为花卉植物、回纹、“”字纹等,有的雕刻有鹿、鹤等祥禽瑞兽。虽然雕饰纹样起伏不大,但大多数石座为汉白玉雕凿而成,色彩洁白,雕刻纹理细腻,整体美观典雅。

从须弥座的雕刻手法来看,两枋部位的石雕以浅浮雕为主,分“压地隐起”和“减地平笈”两种雕刻手法,使图案在石材表面露出浅浅的纹样。而上、下枭和束腰部位多为高浮雕,采用“剔地起突”的雕刻手法,使纹样高出低面很多,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近期石材贸易公司都赶着发货

上一篇:

外墙石材色差的预防及处理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stone139@qq.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