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实践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施工工艺的不断改革和革新,在内外墙装修作法中,我国过去长年沿用的用水泥砂浆铺贴石材墙板的作法基本上已被淘汰。若干年前引进国外的采用不锈钢干挂件的“干挂施工法”,经过几年来不断地实践,对不锈钢干挂件又进行了许多改进。目前采用比较广泛的板销式不锈钢干挂件,解决了用电钻在石板侧边打孔速度缓慢的问题,采用手携电动磨切机在石材侧边开出槽口,不仅可以提高了工效,同时使干挂点的受力状况更均匀,这是我国劳动者的一项革新创造。
但是在生产实践中,新的干挂法施工工艺的劳动强度仍较大。尤其在现场切割开槽时,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和粉尘污染。有的工人为了安装方便通常将槽口宽度开到近8mm宽,槽口也很长,这样如采用20mm厚的标准板材,剩下原有石材的有效厚度仅6mm左右。这样就可能大大削弱干挂节点的抗拉承载力,如果石材板厚再有负公差,受力情况就更为不利。有些观点认为施工中在开槽槽口内要满填云石胶,可以弥补以上缺陷,但常用云石胶是一种不饱和树脂,使用时要配用固化剂,实际上施工中云石胶和固化剂的配比往往很不均匀,配合后的胶体强度有的很低。
此外常用的云石胶内含有一定的多元脂,在不少工程中由于嵌填了云石胶,在某些品种石材干挂点处的表面会出现“油渍”现象。槽口内的粉尘和水份也不易除净,这些也会影响粘接补强效果。还有许多特殊情况,如内装石材墙面的水平拼缝,设计有时要求磨斜边或凹槽拼缝;在门窗洞口预留装饰层厚度仅50mm;各种石材饰面服务台和洗手台;窄长条石饰线等处,这些都难以采用“干挂法”施工。这就要求用新的施工方法来解决。针对以上问题,我公司在1998年便开始在工程中进行“干挂法”施工工艺的实践和探索,并先后在北京广州大厦、人民大会堂河南厅、中国人寿大厦等项目中实施,取得一定的经验。
二、干粘法工艺的基本原理
1.胶的选用原则
(1)必须选用环氧树脂型双组份石材专用粘接工程胶,因为环氧树脂性能稳定,抗老化性能良好,能和多品种材料牢固粘接,目前国内市场上常用的环氧树脂型石材工程胶见下表:
品 牌 产 地 A︰B配比 可操作时间
麦格博士(慢干型) 澳大利亚 1︰1 45分钟
爱牢达(常固型) 广东 2︰1 25分钟
祝邦(强力型) 北京 3︰2 45分钟
快牢达(加强慢干型) 武汉 1︰1 45分钟
(2)要有良好的粘稠度,不会产生流淌。
(3)要有恰当的初凝时间,胶体拌和后在30~40分钟开始初凝,便于施工安装和调试。
(4)无油脂性物质污染石材
(5)耐老化试验10年以上
2.用环氧树脂型胶体的良好粘接性能,将石材直接粘贴在钢骨架工或土建承重墙体结构上,钢结构立柱间距约1.2m~1.4m,与墙面竖向分缝位对齐。钢横梁常用∠40×4,横梁上表面为水平分缝标高。每块石材必须有4个以上胶粘接点,粘接点距板边约100mm。粘接点面积为40×40mm2。粘接点处材料表面必须干净和干燥,为使胶能与钢骨架更牢固粘接,可在钢骨架粘接点钻ф5小孔,使胶体能被挤入钢骨架背后,形成锚头。
三、石材粘贴法施工工艺
1.现场精确测量放线,深化内装设计图纸,绘制石材加工尺寸图和钢骨架图。
2.施工钢骨架,通常采用8#槽钢为立柱,∠40×4为横梁,立柱间距按墙面竖缝分布,间距宜<1.2m。要求钢立柱垂直偏差≤2 mm,钢横梁水平误差≤1.0 mm,钢骨架用单面焊缝满焊。
3.施工详图在横梁上石材粘接点位处加焊小角钢(∠40×4,L=40)。
4.将粘贴点位处材料表面擦干净,钢骨架上的防锈漆要用电动磨切机磨去。
5.按选用品牌胶的使用说明比例将胶均匀拌和,最好在石材背面粘贴点位铲拌三次以上,使石材表面少量的石粉拌入胶体内。分别在石材和钢骨架上抹上一层胶体,使胶体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厚度。
6.施工顺序由下往上分层逐块安装石材,石材安装时可用卡具和小木楔随时固定和调平调直,用3m铝方通吊锤和水平尺校验。
(1)大理石
4.试验结果初步分析
由于建材行业的材料性能试验多为试验材料单一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有时不能完全反映材料在实际工作状态下的性能。如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都必须考虑与所选用的石材共同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作为施工单位,我们仅能结合工程实际做一点有限的试验,应要求各材料商补充试验,为设计和施工提出切合实际更科学的数据。在 现有情况下,我们初步分析结果如下:
(1)环氧树脂工程胶可有良好的粘接力,能和石材、钢材、钢筋混凝土有良好的粘接力;
(2)粘贴法节点的抗拉破坏荷载大于普通干挂节点的抗拉破坏荷载;
(3)节点抗拉能力的大小与石材的抗拉强度有关;
(4)同品种石材相同节点作法情况下,抗拉破坏荷载值的离散度仍较大,说明配胶比例、安装精度、材质均匀性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破坏荷载值。
由此试验可见,在室内装修石材墙面施工中应用环氧树脂类石材专用工粘贴工程胶,完全可以替代现在流行的干挂法工艺。但是必须严格各道施工工序,希望材料供应厂商要结合工程使用情况,进行系统的力学试验,提供更科学的设计依据。目前可以在限定的一定范围内(如内装饰墙面高度限制)推广使用,以便取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