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徐西鹏:用科技点“石”成金 助力石材产业转型升级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助力石材产业转型升级——
用科技点“石”成金
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离不开一群掌握科技金钥匙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数十年如一日钻研,带领团队不断攻克产业技术难题,为产业的升级发展扫除技术障碍、提供智力支持。华侨大学的徐西鹏教授就是其中之一,用科技力量将石头变成金子的他,在泉州石材业和国内磨削加工业界“谁人不识君”。
专攻石材加工领域20余年
石材产业是泉州的特色产业之一。石材加工要做到省时、省事、省钱又环保是个大课题。
经过20多年的刻苦钻研,徐西鹏和他的科研团队提出了基于能量耗散机理的花岗石高效锯切技术,使花岗石的锯切效率显著提高、金刚石失效率明显降低;研发了一系列金刚石磨粒工具制备新技术;成功开发一系列基于新型金刚石工具的石材加工新工艺与新技术。当中的“石材高效加工用金刚石磨粒工具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成果在国内外石材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石材的高效率、低成本、低岩屑排放和低能耗加工,推动了我国石材加工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认准了这份工作,就要更好地干下去。”在科研道路上,徐西鹏依然在不断摸索,努力奋进。
希望建立更有效校企协同研发平台
在同事和家人眼中,徐西鹏工作起来就是个“拼命三郎”。“我能坚持到今天是因为有一个富有活力的团队,大家一心想共同把一件事做好,就会产生‘1+1>2’的效应。”徐西鹏选择团队成员,特别重视多学科交叉、“本土”培养与外校培养结合。
近年来,泉州市科协积极在科技工作者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为全市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提供了帮助。
“助力泉州实现跨越发展,高校首先应该更加主动、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融入科技创新的大潮中。其次,要建立更加有效的校企协同研发平台。最后,还要搭建更加有效的师生直接参与企业研发的工作平台和工作机制。希望这些能得到科协的推动和帮助。”对于高校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泉州经济腾飞动力,徐西鹏建议。
下一步,徐西鹏将带领团队围绕泉州市的产业布局规划和总体发展目标,继续开展石材加工特别是石材加工智能化方面的研发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光电材料高效精密加工方面的研发力度。
人物名片
姓名:徐西鹏
职务:现任华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机械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介:199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2年年底到华侨大学任教。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所带领的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长期从事硬脆材料先进加工科学与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类科研项目30余项。以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教育部和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共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