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石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品质和花色;花岗岩石成本取决于开采条件和运距;矿山评价要素即是价值与成本各因素的比国交与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处可批量开采与供货的花岗石品种约120个,中国约占一半,花岗石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进出口产品/sample/。所以,对于花岗石矿山的评价,必须参照国际上花岗石生产与贸易/trade/行情进行对比。
在对诸要素的对比分析中,大致分为三个等级,A级:好,B级:中,C级:差。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可将等级划分得更细致。
1花岗石价值要素
1.1品质
品质包含:岩石结晶程度,后期风化程度。
A级:岩石结晶度高,晶体呈半透明状,后期保存完好,反映在板材上为光泽度高,呈半透明的玉质感,斑晶色彩鲜明,板面无鸡爪纹、砂眼、锈斑。如印度红、挪威蓝珍珠等。
B级:岩石结晶较好,斑晶呈半透的状,但存在鸡爪纹、砂眼、锈斑等缺陷。如河北省的金珍珠,巴西金钻麻、美国白麻等。
C级:岩石结晶度差,斑晶呈混浊状,反映在板材上光泽度不高,色彩不鲜明,不干净。如为福建603、山东五莲花、河北三花等。
1.2花色
花色指主体斑晶的大小及形态,色指主体斑晶的色彩。
在商品上将斑晶分为:粗花(大花)φ.>15mm,中花φ>5mm,细花(小花)φ<5mm,还有微晶构造的花岗石,用肉眼几乎看不到晶体,如山西太白青。有的石材/长石斑可折射出蓝色的光彩,更显瑰丽。如挪威蓝珍珠。
主体斑晶的色彩构成石材/的主色调,主色调越鲜亮、越突出越好。有的花岗石具有三、四种颜色,反而显得平庸。
还有一种混合岩化的花岗岩,由两种以上的色彩相间构成行云流水般的纹路,装饰效果荡气回肠。以不同色彩反差大,条纹流畅者为好。如印度幻彩红、巴西加州金麻。
花色虽说是石材/的表面特征,但有时却可成为评价矿山的最主要因素,而品质等要素却退居其次。黄色花岗石,无一例外是风化的产物,存在较多的缺陷,如砂眼、锈斑、长石褪变为高岭石,角闪石褪变为绿泥石,致使石质疏松,吸水率高,但黄色石材/是时尚的色彩,具有温馨、古典的情调,其缺陷甚至变成了特色。如福建、山东所产的锈石。这就是一般规律之外的特例。在评价矿山时,要多角度思考,发现矿山的独到之处。
人们的审美取向,决定着花色的流行。如上世纪末,我国流行红色石材/,印度红、中国红、四川红、将军红、贵妃红、太行红等价值很高,而且还供不应求,时间一久,人们对红色发生审美疲劳,红色石材/的需求量减少,价格随之下跌。而今,主流色彩发生很大的变化,以浅色石材/为主,依次为黄色、白色、灰色、粉红色、绿色、红色和黑色仅做为点辍。
根据时尚以及珍稀程度,花色分级如下:
A级:主色调突出、颜色鲜亮、色度饱满,斑晶为聚晶体,晶体边缘为锯齿状,显得柔和。如印度红、黑金砂、加州金麻、巴西蓝(珍稀)、太白青(纯黑色,珍稀)、金梦(珍稀)。
B级:主色调突出,但色彩不够鲜亮(多由风化作用所致)。如河北金珍珠,四川冰花兰、山东锈石。
C级:主色调不突出,色彩不鲜亮。如山东五莲花、河北三花、福建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