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造的2004之石材
石头和石匠,打石头是一门古老的手艺,这门手艺的衰落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工业化的后果,因此,很少有人会去关心一个惠安老石匠的生存危机。但市场也带来了另一种后果,由于过度开采,泉州的石矿资源开始受到严格控制。2004年,有关部门截流石矿资源的举措,已经开始震撼矿主们的神经了。
惠安辋川:失业的何石匠
元旦晚上,在惠安辋川,坐在记者面前该镇的峰崎村一位老石匠老何三杯酒下肚后,不禁感慨起来。他说,之前他是村里的石匠,做工细、肯吃苦,村里人家盖新房子都不忘叫上他,可他现在已在家歇工好几年了。
老何所在的峰崎村,是该镇的重要村庄,村里的山叫麒麟山。该村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人,要么读书,要么当兵,要么就当石匠。现在50来岁的中年男子,很多人小时候曾学过开山磨石的活,石头就直接在麒麟山上开采。
早些年,惠安的许多民房是用石头盖的房子,村民要盖房子,就得用板车上山装石头。山路十八弯,山路被板车压成重重的车痕,一遇到下雨天,则泥泞不堪。而路不好走,板车翻车更是常事。纵使是雨天,也有不少村民上山运载石头,像是运载新房的希望。
石匠是力气活,所以许多石匠都有着强健的臂弯,工具也很简单,铁锤、墨线、铁尺、錾子等。但要做工细,才能在村里有口碑,老何曾是村里开山磨石的好把势,可近几年,村民不再时兴建石房子了,砖混结构代替了石头房子,曾是农村盖房的中坚力量的石匠也慢慢失业了。
四川来惠安务工的詹先生曾说,惠安的房子最好认了,清一色的石头房。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在惠安农村,白灰色的石头房子正在被红色的砖混房取代。
"老何们"失业了,村里的麒麟山也自然地封山了。山上的炸石声也慢慢从村民的耳边远去,不仅在峰崎村,邻村的后许自然村的许山也不再响起开山炸石声了。
老何说,附近的山头已很少能见到石匠了,大的石材厂都采用机械machine/化生产,不少石匠已经改行,要么到厂里操起机器切割石材。他歇工在家,偶尔也打点零工。"想靠当石匠养家,难啊!"老何一声叹息。
永和石矿:"和子孙抢饭吃"
石头和石匠,打石头是一门古老的手艺,这门手艺的衰落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工业化的后果,因此,很少有人会去关心一个辋川老石匠的生存危机。但市场带来了另一种后果,由于过度开采,泉州的石矿资源开始受到严格控制,有关部门截流资源的举措,就足以震撼市场的神经了。2004年,在晋江永和镇,政府开始对石矿开采进行控制。
在永和,记者从一位蔡姓矿主那里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政府要"封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