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灿,今年50岁,1991年进京从事石材、建筑行业,现任北京泉州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在他看来,虽然事业发展比较顺利,却没有成就感。后面的10年,他毅然将主要精力转向喜爱的电影事业,拍出了一系列颇具口碑的公益电影。
《鸳鸯村的故事》《情人岛》《常回家看看》……在外打拼的同时,李明灿也心系家乡,打算通过电影的方式,将闽南文化传播开来。
2015年底,李明灿与李渊泽、李辉挺合作,筹备闽台新视界文创大厦,他打算将这里打造成为南安“电影梦工厂”。20日,新丝路·电影产业化论坛暨闽台新视界战略合作新春联谊会将在南安召开,李明灿邀请了十几家即将入驻的文创公司参加。
从石材到电影的跨越
1965年,李明灿出生在石井院前村。由于家境困难,高中毕业后,李明灿就离开学校到建筑工地,成了一名水泥工。1992年,有了一定积累的他离开家乡,远赴北京创业,开办一家石材加工厂。
李明灿是一个喜欢学习、思考、创新的人。做石材加工时,他喜欢自己设计,一些别人不要的边角料,经过他的构思,常常会变成受消费者追捧的产品。“看到别人称赞我的产品或工程,我就非常高兴。”李明灿说。
2000年,北京南安商会成立,李明灿是第一批申请加入者,被任命为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负责组织商会活动。商会活动经常邀请明星助阵,因此李明灿与明星打交道的次数多了起来。“我很喜欢听明星聊关于电影拍摄、制作的事,有一天就想到,电影我也可以拍。”李明灿说。
2006年,李明灿毅然将自己的事业转向电影,成立了北京伯乐聚星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至今,公司拍摄电影11部,电视剧187集,微电影5部,网络剧1部,栏目剧1部,组织赛事赛务9场次,策划执行200多场活动。
“放弃前面40年创下的基业,我不后悔。”时至今日,李明灿内心依然坚定。
公益电影屡屡获奖
谈起作品,李明灿说,公益电影让他最有成就感。
2008年的汶川地震,让李明灿产生了一个想法:每年拍摄一部公益电影。2010年,他筹备2年的第一部关于大学生西部支教的公益电影《额尔古纳大篷车》正式播出。2011年,他筹备拍摄的留守儿童励志题材《小小擦鞋匠》一炮走红,这部电影不仅在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国内各大电影节展映,成功入围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及韩国釜山电影节、德国科隆电影节、柏林电影节、日本东京电影节等国内外电影节多个奖项的角逐,同时还被克罗地亚、德国、日本、法国、奥地利、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7个国家选定,在国外展映。5年过去了,这部电影仍在美国、韩国的一些邮轮上放映。
随后,李明灿筹备拍摄的2012年大学生村干部题材《鸳鸯村的故事》、2013年医患题材《最美的乡村医生》、2014年孝亲敬老儿童题材《小棉袄》屡获荣誉,与前面2部电影并称李明灿的“公益电影五部曲”。
取得成功后,心系桑梓的李明灿想用电影传播闽南文化,回乡拍摄了《鸳鸯村的故事》。影片以南安水暖卫浴产业和惠安石雕产业为背景,在泉州、南安、惠安、永春等地取景拍摄,并融入惠安女舞蹈、高甲戏、南音、提线木偶等闽南元素,呈现出浓厚的闽南文化及风土人情。
李明灿告诉记者,今年他打算开拍的华侨爱家恋乡题材《常回家看看》、武装功夫巨片《情人岛》、美丽乡村建设《醉美农庄》都计划在南安取景。
筹备闽台新视界文创大厦
2013年12月,北京闽南文化创意产业商会成立,李明灿被推选为执行会长。
“如果有机会,我也想为推动家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2015年底,李明灿终于找到机会,与李渊泽、李辉挺合作,将位于水头海联创业园的丽景大厦改造成闽台新视界文创大厦。
李明灿告诉记者,通过在北京积累下的人脉和经验,目前已经有十几家文创公司打算入驻文创大厦,大厦内还将开辟北京闽创会泉州艺术馆,展出国内外著名艺术大师作品,定期邀请大师来南安讲座、指导。
李明灿还打算将北京闽创会的影视服务中心迁到这里,届时电影、电视剧的后期制作将在这里完成。“我想把这里打造成‘电影梦工厂’。”为此,李明灿成立了“泉州小蜜蜂梦工厂”。
如今,李明灿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新丝路·电影产业化论坛暨闽台新视界战略合作新春联谊会,活动将于20日召开,会上将正式启动闽台新视界文创大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