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贴法铺装天然石材产生泛碱现象的原因
天然石材中毛细孔的存在,为水泥砂浆水化后产生的碱、盐等水溶液的析出提供了通道。天然石材一般主要由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组成,这些石材结晶相对较粗,内部有很多毛细管,花岗岩细孔率为0.5%~1.5%,大理石细孔率为0.5%~2.0%,水可以通过这些石材中的毛细管浸入面传到另外一面。天然石材尤其是大理石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当受到大气中硫化物的和水汽形成的酸雨长期作用下,其表层起化学变化即转化为石膏,使其很快失去光泽,并变得疏松多孔,内部在二氧化碳和雨水形成弱酸侵蚀下形成更多的细孔,加速了水泥砂浆水化后产生的碱、盐等水溶液的析出。
水泥的水化是生成了大量泛碱物质。湿贴法采用的粘结材料是水泥砂浆,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主要产生3CaO.SiO2.3H2O和Ca(OH)2,其中Ca(OH)2占整个水化物的25%。Ca(OH)2随多余的拌合水沿天然石材的毛细孔游离入侵板块,拌合水越多,移动到砂浆表面入侵到板块的就越多,水分蒸发后,Ca(OH)2就存积在砂浆表面和石材板块里。
水是泛碱物质的溶剂和载体。雨水的渗入,地面水(或潮湿)沿石材表面和缝隙侵入石材板,并溶入Ca(OH)2和其他盐类物质进入石材毛细管转移到石材表面,Ca(OH)2溶液在CO2作用下生成CaHCO3到CaCO3形成流“白浆”现象,随着水分的蒸发CaCO3和其他盐类物质结晶物就形成“花斑”、“挂白胡”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