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一般采用大理石、花冈石、惠安石、青田石、寿山石、贵翠石等作材料。花冈石、大理石适宜雕刻大型雕像;青田石、寿山石的颜色丰富,更适宜于小型石雕。石雕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根据石料性质和雕刻者的习惯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二种:一是传统的方法,构思、构图、造型以及打石雕刻都是由个人独自完成。而大型雕刻要在石料上画好水平线和垂直线,打格子取料,用简易测量定位的方法进行雕刻。二是采用新的工艺,即先做好泥塑,翻成石膏像,然后将石膏像(模特儿)作为依据,依靠点形仪,再刻成石雕像。
著名雕塑家潘鹤先生说过:“城市雕塑从来就是各个时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的产物,亦是各个时代审美观念永久性材料凝固存留下来千古的历史脚印,既为当代人民服务,亦为后世所欣赏,这从古今城市雕塑的作用中就可以得到佐证。”的确,城市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是艺术地纪录城市历史文化最有效的方式。它已经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人们可以从一个城市雕塑记住一个城市。城市雕塑被认为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那么,创作设计的城市雕塑就必须留履行好雕塑的文化责任。
城市雕塑应当承载他的城市的风土人情、自然气候、城市发展等等独有的气质。现代城市的发展,使城市人居环境和环境公共艺术成为城市设计和规划的核心问题之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城市环境中最具文化品质的构成要素,受到众多的建筑师、规划师、公共艺术家和政府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以城市为背景、由特定的环境因素决定并布局于具有特定含义的地点的一种形象性的建筑艺术造型――城市雕塑,具有其它文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独特功能,它能够集中地反映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昭示城市特色和个性特征。宏观上,城市雕塑一方面以其特有的文化渗透力和感召力,吸引人们对城市的关注,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作为城市的标志,又成为这个城市文明和进步的象征。微观上,城市雕塑可以增强环境的艺术性质与文化性,改善区域空间,组织空间秩序,增强空间的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城市雕塑属于环境艺术,不像一般的雕塑作品只追求作品自身的艺术性和完整性,它必须以城市环境为背景,从时间、空间、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上与雕塑布局的城市空间环境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与系统。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指出:“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们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
雕塑以其静止的形象和富于历史性的主题,隐含着空间场所的文化意义。城市各具特色,文脉传承不同,必须对雕塑区域文脉进行全面的解构,才能使城市空间文化意义的积淀通过雕塑的艺术语言表达,城市空间要素中最富于生命活力的内容凸现出来,真正实现文脉传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新发展。
当代城市雕塑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于形形色色的社会病和精神疾病也具有不可低估的疗敷作用。人类对于自然界的种种暴力需要用法律和行政手段来制止,人类的种种社会病和精神疾病更需要得到精神的疗救,除了需要哲学、宗教道德的力量,也需要艺术及特殊艺术形式的城市雕塑文化内涵的作用。
城市雕塑包含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①反映时代精神;②反映自然文化遗产;③体现艺术性、思想性和人文关怀。同时,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还具体体现在它与环境的关系、与人的行为、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等等方面。
任何城市雕塑都不是单摆浮搁的,而是某一建筑群、广场、园林乃至整个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一个好的城市雕塑家要懂得创造其作品在形体和空间之外的语言,也是其所依附的整体的思想内涵、精神境界。(吴良镛语)
作为审美文化的构成部分,城市雕塑艺术代表了本城市、本地区的文化档次和精神风貌。某些城市的雕塑作品,由于反映了该市或地区某些方面的特点,具有广泛的文化内涵,艺术上又比较成功,受到公众的喜爱,从而被公认为该城市或地区的标志。
文化最核心的内涵是一种价值观念。这是特定民族、阶级、群体所代表的理想、信念、信仰、价值观念。它是群体一代又一代生活方式彼此相传的核心。毋庸置疑,中国文化历来都重视教化作用,中国绘画、书法倡导:“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国的城市雕塑应该有中国人自己的品位和民族特征,而所谓民族的又不能简单等同于民俗的,作为城市灵魂的城市雕塑更应坚守和光大我们民族传统的优秀审美品质,在批判西方文化负面影响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吸纳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华,从而全面、准确地理解城市雕塑的含义与任务,将中国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丰富至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
概而言之,一个秉承了文化精髓,展示了艺术魅力的雕塑才是我们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