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石雕是以硬质的青石料为主要原料的传统雕刻艺术,主要流传在福建省泉州地区的惠安县,成品多用于建筑装饰。惠安石雕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性,作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较早地传播到海外,在东南亚等地备受推崇。在国内,它与曲阳石雕齐名,"南有惠安,北有曲阳"之说在石雕界广为流行。特别是花岗岩雕刻工艺在惠安得以发扬光大,惠安石雕种类包含圆雕、浮雕、影雕、镂空雕等,生产工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成功吸收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与工艺,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精美绝伦的石雕产品分布世界各地。用中国雕塑界的"泰山北斗"钱绍武老先生概括的一句话:惠安石雕传统工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历史发展
惠安雕艺源于黄河流域,中国石雕之都——福建省惠安县据考古研究发现惠安石雕工艺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早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石雕作为永久性的艺术已被应用,当时的闽南始祖林禄墓中,就有文武仲翁虎、羊的石圆雕等立于墓园以示壮观;唐朝名人王潮墓园中的人物雕像、宋朝的洛阳桥墩上的石将军等,都体现了惠安石雕的悠久历史。进入明清时代,作为建筑装饰品和文化艺术,石雕工艺日臻完善,石雕工艺品以其独特的商品流通于市场。
明代以前,惠安石雕以石人、石兽为主,多为圆雕。这些作品粗犷流畅,充分体现古代中原文化的特点。此外,也可见到一些精细传神的浮雕作品。明代时期,石雕内容趋于丰富,技艺也较为精湛。
明末清初,惠安石雕逐步走向成熟,艺术风格转为精雕细琢,形成惠安石雕的独特风格。清末在北京颐和园举行的全国性工艺品竞赛中,惠安石雕以玲珑、纤巧、流丽、繁缛的特点,在全国雕刻艺术中独树一帜。
惠安的雕艺工匠走遍各地,并把作品和技术传播到全国以及东南亚一带。据史载,石雕工艺品在清朝初期就从古崇武港运入台湾,至今台北龙山寺的"三英战吕布"、"空城计"等石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光彩夺目,许多寺庙、民宅保留着闽南石雕艺术。
建国后,惠安石雕市场不断向外拓展,五十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物,著名侨领陈嘉庚的集美鳌园,闪烁着惠安石雕的艺术光辉。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石雕工艺又有新的跨越,门类更细、技艺更高,发展形成了圆雕、浮雕、线雕、影雕、沉雕、彩雕六大工艺,园林雕塑、建材构件、碑石、器具、工艺品五大类产品千百个品种。
技艺采用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汲取西方文化精华,以玉雕、盆雕的细腻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惠安石雕以精湛娴熟的技艺,充满时代活力地走向世界。从南京中山陵、南昌起义纪念馆、井冈山纪念碑到周恩来纪念馆、毛主席纪念堂、北京中华世纪坛,无不凝聚惠安人民的聪慧才智,成为惠安石雕艺术辉煌的见证。
近年来,为了集中展示新时期惠安石雕艺术,惠安县兴建了科山公园及崇武石雕博览园,园内荟萃了大量的石雕精品,这些佳作充分展现出山之阳刚、水之灵秀、大海之粗犷、流云之飘逸的特有风格和魅力。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惠安石雕业已步入正规化、大型化的发展轨道。2000年,惠安石雕行业总产值达65亿元,成为该县支柱产业之一。
工艺特色
雕刻艺术源于黄河流域,惠安雕艺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如果以"骏马秋风塞北"来比喻北派雕刻艺术的豪放壮伟,那么形容南派婉约精美的特色,便是"杏花春雨江南"南派石雕艺术这一风格特征的重要标志,就体现在惠安石雕的代表作--龙柱、石狮身上。
北派的石狮大部分呈蹲状,虎视眈眈,具有一种威武凶悍的特征,清康熙年间,惠安雕匠李周创造性地把"北狮"改成摇头摆尾站立的形状,胸披彩带,足抱彩球,呈现出一种喜庆气氛,这种绣球狮又被称为"南狮"。位于福州于山法雨堂前的李氏蟠龙,也是李周的佳作。蟠龙自上沿石柱盘绕而下,鹿角呈祥,虾须飘冉,虎眼仰望苍穹,大有呼啸而上腾云而去之动感。作为南派石雕的代表人物,李周还发明了"针黑白"这一崭新的艺术表达形式--影雕,影雕把南派精巧纤细的艺术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
惠安石雕造型优美,工艺精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惠安石雕现有圆雕、浮雕、线雕、影雕、彩雕、碑石六大类,数百个品种;产品年出口在40亿元以上,畅销日本、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泉州东西塔、惠安洛阳桥、北京颐和园中五峰缕花椅桌、台北龙山寺龙柱、南京中山陵醒狮、缅甸龙柱和韶山毛泽东诗词碑林等传世珍品,均出自惠安名匠之手。
石雕中,巨者雄伟壮观,微者掌中把玩;赋顽石以灵气,龙凤麒狮,人物花鸟,无不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尤以影雕为最,享有"中国一绝"的殊荣,不少世界名人影雕肖像均出自惠安雕刻家之手。
许多国内外知名人士曾被惠安石雕精美神韵所倾倒,纷纷留下:"巧夺天工"、"化顽石为神奇"、"极富有艺术的美"等珍贵墨宝。惠安雕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
传承意义
惠安素有"石雕之乡"的称誉,雕艺源远流长,享有盛誉,已形成圆雕、浮雕、沉雕、影雕、线雕和碑石等六大类上万个品种。
惠安,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是国务院批准的闽南金三角对外开放县之一。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置县,现隶属泉州市。全县土地面积668平方公里,人口92万人。福厦高速公路、国道324线、省道201线、厦漳泉铁路纵贯全境,拥有长达141公里的海岸线和崇武、秀涂、斗尾三个自然条件优越的港口。惠安陆海交通便捷,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名胜荟萃,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建筑之乡”、“雕艺之乡”、“石雕之都”、“渔业强县”、“食品工业强县”之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惠安县经济得到迅猛发展,1994年以来连续十年蝉联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县”和经济发展“十佳县”称号。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93.58亿元,财政收入11.05亿元,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第36名。
传统的技艺是在师徒间或家族中以口传心授方式承传的,多处于封闭状态,现代工厂内的学徒很难真正学到传统石雕工艺的精髓,故整个石雕行业后继乏人。再加上雕匠艺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传统石雕工艺的静态保护及理论研究在资金上投入不足,工作没有全面展开等方面的问题,惠安石雕的传统技艺日益陷入濒危状态,亟待扶持和救护。
产业现状
目前,老一代惠安石雕艺人已逐渐退休,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珍贵的传统手工雕刻技艺正日渐为机械化所取代。弘扬石文化,再铸石雕新辉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惠安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准确把握国际石材市场,确立石雕石材业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实行“政府搭台,经贸唱戏”的做法,运用先进网络的营销方式,占有国内外市场,支持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国际经贸联营,拓展国内外市场,出口总量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惠安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品种最齐全、加工能力最强的石工艺品生产出口基地。
石雕石材产业地位突出。在确立石雕石材行业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决策上,实行政策倾斜扶持,使石雕石材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突出,外向经济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全县石雕石材拥有企业1185家,从业人员10.95万人,全县石雕生产企业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有9家,上千万元的企业有183家,占全县骨干企业的56.3%,企业出口额超50万元的超过150家,上缴税收1.35亿元,石工艺品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石雕龙头企业已形成规模。
产业链效应明显增强。一是建设崇武、山霞、洛阳、惠东石雕石材工业园区等一批规模较大、有较强聚集功能的石雕石材生产基地,集原材料加工、石制品加工、产品展示、配套包装、磨具磨料、石材机械的生产供应为一体,形成完整的石雕石材工业产业链。二是以国道324线洛阳及螺阳大红埔、惠崇惠黄公路沿线石材企业为支点,形成一线串球的石雕石材产业走廊,构筑一道以石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观大道。石雕石材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交通运输、饮食服务、建筑、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兴旺,区域经济进一步繁荣。
特色经济初具规模。惠安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石雕石材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目前,石雕产品远销日本、欧洲、美国、东南亚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出口交货值61.06亿元,占年产量的71.9%,石雕石材业已成为全县的特色经济。
发展思路
惠安县石雕石材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建设“中国石雕之都”、海峡西岸港口旅游城市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规划整合为龙头,以石雕石材企业为主体,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发展平台,以科技研发创新为动力,以品牌作支撑,以产业链为突破口,以劳动力转移为落脚点,以优化投资环境为核心,以建立高效服务机制为出发点,按照“保存传统特色、吸纳现代技艺、带动产业升级、促进总量增长”的发展思路和“规模化、集聚化、系列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大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力,全方位推进石雕石材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体目标是:建设国际级石雕石材基地1个,培育5家销售收入超亿元、20家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组建10个企业集团,到2008年实现石雕石材业总产值95亿元,工业增加值60亿元,年增长10%以上;实现出口交货值65亿元,年增长11%以上。力争全县石雕石材行业再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