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世博会将在阿联酋的迪拜举办,据了解,展会规划场地位于迪拜西南部,占地面积约为438公顷,预计将接待访客2500万人次。大规模的场馆建设,对于石材行业而言可谓商机多多。
早在2011年底,东星集团在迪拜沙迦投资了2000多万美金,建设了厂房和展馆。尽管直到2014年,东星集团在中东地区的营业额才1000多万美金,只有该年略有盈利。但东星石材仍初心不改,继续扎根阿联酋。这种境况在今年发生了重大转机:今年1-5月,东星集团阿联酋工厂的营业额已达到700万美金,且订单还在不断地增加。
作为南安市石材出口企业排名前五的东星集团,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指导下,在占领国外市场上下足了功夫。东星集团的思路非常清晰明确:面对难得的跨时代机遇,企业一定要紧紧抓住。
“我们在出口这条路上走了很多年,为了更好地对接东南亚、中东甚至非洲市场,我们在泰国、土耳其等地收购矿山,在迪拜开设展览馆和工厂。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给南安石材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东星石材副总裁蔡小郭认为,东星企业发展的每个节点都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
成立于1989年的东星石材跟泉州多数石材企业的运作模式一样,从国外进口荒料石,加工后再出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东星集团也遭遇到第一次的致命的危机。
东星集团的副总经理董如忠一边查看着从阿联酋传来的财务报表,一边跟记者谈起当时的情景:“在2006、2007年间,集团开始涉及房地产开发。正在项目投入高峰期,不幸遭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大量资金无法回流,手中的订单又需要进口大量石材,一时间资金链十分紧张。”好在东星集团及时融到资金,及时进口荒料、及时交货,这才逃过一劫。
此后,随着大环境的复苏,东星集团很快摆脱了资金困境。这次遭遇给了东星一次深刻的教训,也让东星集团在后来更大的投资项目上变得更稳健、更谨慎。董如忠介绍:也许有了前面的教训,集团到阿联酋投资时,集团的跨国投资项目组不但考察当地的国情,还仔细研读了当地的税收、用工等政策,了解到阿联酋的土地不能买卖只能租地,投资还需要当地的担保人,并要付担保人佣金等。
当然,起步阶段的摸爬滚打是免不了的。慢慢地,东星集团走上了正轨,在沙迦租了一块1.8万平方米左右的地皮,从中国调派了17位高层过去管理。为了节约劳动力成本,东星集团从印度和巴基斯坦聘请了大批的员工。后来,考虑到在阿联酋做第一段加工比转手运费还高,就把第一段的石材加工放在了国内,再把经过第一段加工的石材发往阿联酋,由那边的员工再进行精装使用。截至目前,东星集团的石材出口率一直保持在10%--20%之间,出口到沙迦的板材就占了其中的十分之一。
多年来,始终负责东星集团跨国业务的副总董如泉认为,企业想到国外去投资办厂,不仅要有人才,要有完善的电子化办公系统,更重要的必须要有强大的资金作后盾。对于在国外投资的企业,国家政策、美元汇率涨浮等都关系到企业的利润。现在有了国家构建21世纪“一带一路”的大环境,释放出更多的利好政策,这些都让国内市场低迷的石材行业在“本大利微”的外贸中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