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福建省多山多水多森林,孕育了石材、石雕、玉雕、木雕等传统技艺,享誉全国。
新一轮援疆开始以来,福建省通过产业合作的方式,把自己的传统技艺引入受援地昌吉回族自治州,使之生根、开花、结果,为当地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和亮点,壮大了经济总量,拉动了就业,地方财政增加了收入,受援地各族群众得到了实惠。
石头变石材经济活起来
奇台县南依天山,北靠北塔山,不缺少石头,但以前却不知道石头也是资源,也能变成钱。
奇台县搞石材产业的时间并不长,2006年才开始对石材资源进行勘探,花岗岩石材资源储量达30亿立方米,有以卡拉麦里金、卡拉麦里银和戈壁蓝宝三大色系为主的十几个品种,被评为“中国名优特石材品种”。
在福建省对口支援下,奇台县规划建设了面积达4.4平方公里的闽奇石材产业园区。截至目前,入驻闽奇石材产业园区的企业达到87家,主要有石材加工、废粉废渣综合利用、石艺雕刻等企业,年产能达到1200万平方米,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7月底,记者来到闽奇石材产业园区里的奇台县恒盈石材有限公司采访。该公司是福建对口支援昌吉州前方指挥部引进的产业援疆重点企业。公司总经理余世演介绍,为实现对石材生产及销售的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公司投资200多万元用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将远距离射频识读技术、二维码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应用在石料开采到板材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颜色跟踪以及生产经营数据的集成化管理,这种做法深受其他企业的认可和借鉴。
新疆地域偏远、冬季寒冷漫长的自然条件和受制于交通运输能力的不足,造成了石材的运输不便,为做大做强奇台石材产业,2012年奇台县恒盈石材有限公司借助新疆中铁快运开启石材集装箱专列,由新疆直发上海芦潮港。该公司在芦潮港建立了占地300亩的全国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卡拉麦里金石材批发物流园区,年销售额达20亿元。
“专列的开通彻底解决了奇台石材的通路,内地客户再也不用远涉数千公里到新疆,只需到上海芦潮港即可现货选购,并实现全年12个月的不间断供货。”余世演说。
据了解,恒盈石材有限公司现有员工600多人,其中三分之一是当地人。“我以前是跑运输的,1个月能挣3000多元。去年来恒盈公司上班开铲车,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今年3月我介绍了好朋友王文超来公司上班,他现在一个月最少挣5000元。”家住奇台县古城乡的赵永善高兴地说道。
同在闽奇石材产业园区的奇台县大华石业公司是福建大华集团下属的一家集开采、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公司副总经理张桦介绍,集团今年将在闽奇石材产业园区打造占地2704亩、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的新疆丝绸之路国际石材城,项目总投资10亿元,计划5年建成。
“项目是集综合会展、商服配套、石材展贸加工、仓储物流、景观广场和丝路文化景观长廊等为一体的综合城。”张桦说,“项目的实施遵循国际化设计理念,聚集资金、人才和信息,打造亚欧大陆桥上的全新石材产业桥头堡,成为中国西部的石材之都。”
新疆丝绸之路国际石材城项目的开建,将奇台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福建省的资金优势、观念优势、人才优势相结合,是构建产业援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同时,对于提高奇台县乃至新疆石材产业档次,提升石材行业配套服务水平,树立奇台石材卡拉麦里金品牌具有重大意义。
张桦告诉记者“项目已正式动工,建成后年生产板材125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达16亿元。同时,项目涉及的工业及相关服务业可以提供近3200个就业岗位。”
2013年,奇台县闽奇异形石材公司在闽奇石材产业园区建厂并投产。“我们将传统石材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板底、板边、小料、废料等进行筛选,并再次利用,进行异形加工。提升了加工的空间,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幅度在20%—25%,我们引进的新技术、新设备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技术含量,同时填补了当地石材异形加工的空白。在我们的带动下,现在园区有11家异形石材加工企业。”奇台县闽奇异形石材公司总经理郑维冬说,“这几年奇台县石材产业的飞速发展让人震惊,同时全县的运输、物流、餐饮、酒店、商品零售等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城市的建设更是日新月异。”
据记者了解,奇台石材年产量已占到新疆石材业的半壁江山,这和福建的产业援疆密不可分。在福建企业的带动下,不少奇台本地人也搞起了石材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