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瑶创业故事
英语教师创业成石材大腕
在石材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回想创业历程,王伯瑶经常说:“我只不过比别人领先半步而已。”
教师出身的他,保持着一贯的低调。而多年的商海闯荡,令他体会最深的是:居安思危,才能步步领先。
创业
重销售挖得“第一桶金”.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是泉州石材业迅速发展的时候。
此时的王伯瑶,只是南安六中的一名英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他帮家人做一些粮食贸易。由于讲信誉,他与哥哥在西北一带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对西北一带的交通运输也了然于胸。
上世纪90年代初,泉州石材业大规模扩产。许多陶瓷企业转型加工石材。
王伯瑶意识到,石材业是一个成长中的高利润行业。1992年左右,他以40多万元的资金,建立起自己的工厂。“那时候,只要进行生产,几乎都能卖出去。”他说。
但是,与许多企业家不同的是,他的第一桶金并非来自生产,而是源于销售。
他把自己的销售重点放在西北地区。他说:“以前从事粮贸生意,很清楚怎么安排运输,才能更快、更便宜地把货物运到甘肃、新疆等地,而别人却做不到这一点。”西北的市场很快被他打开,他把石材源源不断地销售到西北各地。
与此同时,他把新疆优质的矿石运回,再转卖给其他石材企业,从中又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时至今日,他的销售网络已遍布上海、北京、重庆等各大城市,辐射全国。这不能不说与他上世纪90年代初重销售网络的战略有关。
领先
攻异型材突破同质化
几年后,随着石材业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同行们意识到,销售比生产更重要,纷纷着手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而此时的王伯瑶,已经改变了重销售的策略,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生产环节。
王伯瑶认为,当所有人都具备相当的销售网络时,决定胜负的就是产品!
此时泉州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形状单一。
1994年,他下决心开发异型材。虽然引进一条意大利生产线要花几百万元,但在市场上,他的异型材绝无仅有。他说:“当时异型材的利润非常高,有一款产品就算客户只买200平方米我也高兴,因为那意味着好几倍的利润。”
随后,由于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异型材之外的大板、薄板材料也被广泛应用起来。
1997年,他又率先投资1000万元引进进口设备,从国外进口石材,加工后销往国内市场。两年后,人民大会堂重修,有关部门便看中了他的异型石材。大会堂管理局领导亲临公司挑选产品,共采用4000多平方米的圆柱。此外,上海东方明珠、重庆朝天门广场、北京历史博物馆等许多大型工程也都被他渗透。
跨越
打造亚洲最大产能
2005年,广东“富云石业”老板拿着两块形似“莎娜”(石材品种之一)的人造大理石,先后找到王伯瑶和省内另一家石材企业寻求合作。
另外一家企业的老板,看到技术还不成熟,把样品束之高阁;王伯瑶看到样品后,觉得仍有改进空间。他回忆道:“按照样品,每平方米的价格只能卖200多元,但采纳我的意见改进后,每平方米可以卖到300多元。”
其实,早半个世纪前,意大利人就研发出了人造大理石,欧洲不少大工程也大量采用人造大理石。此后,广东云浮的石材行业率先引进技术和设备,使人造大理石国产化,人造大理石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受到广阔市场的激励,王伯瑶在拿到样品的第二天就飞到广东,与厂家一起研究技术,并邀上海一家企业联手包销所有“富云”产品。
随后,他与广东同行合作,计划投资1.5亿元,上马3条生产线,在南安水头兴建人造大理石生产基地。该基地规划年产值10个亿。如果加上此前在广东云浮与人合资的3条生产线,不久的将来,王伯瑶的人造大理石生产能力将成亚洲之最。
创牌
每年花百万做品牌推广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是王伯瑶十多年来领先行业的一个秘诀,这种思维方式不仅表现在产品的销售与生产上,还体现品牌战略思路。
早在1995年前后,他的脑海里就产生这样一个想法,要将产品打进国际市场。
而第一步,就是实现品牌化。上世纪90年代中,当许多人还埋头苦干的时候,王伯瑶就找上了当时为数不多的卫星媒体,寻求广告合作。那时中国的广告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可通过广告传播,他的“溪石”很快成长为业内具备相当知名度的品牌。时至今日,王伯瑶每年还要花大约700万元的广告费进行品牌推广。
优质的产品、有效的市场推广,加上品牌运作,使他的品牌渐渐成为国内石材业的领头羊。他说,他在福建创造了四个行业第一:即“溪石XISHI及图”第一个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第一个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注册资金1亿元,第一个引进全套意大利设备;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多,品牌价值达3亿多元。
做出金字招牌后,为了有效保护自有品牌,他注册了包括食品、电子、服装、机械等几十类在内的商标,还在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十几个主要石材消费国注册,全力保护自己的品牌。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敏锐的嗅觉以及超前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