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水头掀起了大板市场热潮。短短半年,近10家板材加工厂拆掉厂房,改建大板市场。这些大板市场一亮相,就推出超高租金。租金之高令人咋舌,甚至远超业界公认的大板市场“龙头老大”——澳盛大板市场。
这一现象引发业内人士猜疑:近些年来,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大板交易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而如今,却有这么多企业进军大板市场,难道经济已有回暖迹象?
半年新增近10家大板市场
今年以来,在水头滨海大道和荷北路两侧,涌现出新辉顺、南辉、新艺兴等近10家新兴大板市场。这些大板市场大多由加工厂房改建而成。截至目前,水头镇大板市场总数已超过35家。
这些新兴的大板市场都有一个共同点:租金远超旧大板市场,这让很多大板贸易商难以接受。
“租金实在高得可怕,我们这的租金一架子位(大板市场的一种计量单位,约为2平方米)才80-100元,而新兴的大板市场一架子位就要200-280元,澳盛最高也才150元。”在立信大板市场租位的板材贸易商卓先生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困惑。
新兴大板市场根基未稳,知名度也不高,为何却以高租金亮相?新辉顺大板市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兴大板市场采用了更为先进的管理方式,市场布局也更加合理,装潢也更加高档,更容易吸引采购商特别是设计师的目光,更重要的是,它位于滨海工业区的主干道滨海大道旁,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水头85后、90后这代人已经开始走上社会,只要手中有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大多会选择做石材生意。因为在官水石一带,似乎都是做石材产业的。”嘉岩石材总经理李择阳认为,这就造成了每年涌入石材产业的人只增不减,而到大板市场租位几乎成了小贸易商的唯一选择。
低风险高利润催热大板市场
那么,越来越多人转战大板市场,是不是意味着市场开始回暖?记者经过一番调查,得到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今年生意比去年更难做,销量同比去年下降了三分之一。”厦门康雅石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蔡玉卓表示,一来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二来国内房地产不温不火。
泽发物流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公司的接单量下滑了近30%,货运价格也一降再降。
泽发物流位于水头高速路口处,经营海南专线。该负责人透露,他们所在的这片土地也即将被改建为大板市场。
澳盛大板市场王经理、立信大板市场负责人黄志炫也反映了大板交易量下滑30%的事实。
既然市场行情并不理想,为什么大板市场会扎堆涌现?“因为经营大板市场风险小,且利润相对较高。”在环球石材营销事业部总经理谢霞宝看来,这是企业的一种避险行为。
据介绍,大板市场的盈利来自租金的收取。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一架子位每个月收取租金100元,那么一个占地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大板市场,一个月就有100万元的营收,一年下来,营收就可超过1200万元。与板材加工厂不同,大板市场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机械成本。因此大部分营收可以直接转化为利润。
“虽然大板市场的营收业绩看上去没有一些加工企业漂亮,但利润却一点也不逊色。不管贸易商能不能赚钱,只要架子位租出去,就能带来收益。”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说。
盲目跟风或加剧洗牌
除了转型大板市场之外,水头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型做工程,以此提高企业的利润和市场竞争力。
“大板市场的跟风其实是不理性的行为,随着低端市场竞争的持续恶化,企业退出大板市场后,那些架子位租不出去的大板市场,必然会将其改回加工厂。”东升大板市场负责人苏仲庆说。
“工程单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接的,它要求企业具备更精细化的加工能力和一定的加工设备。”谢霞宝说,不管企业转型大板市场还是转做工程,都是市场调节的一种表现,从目前来看,石材行业的洗牌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剧。
在谢霞宝看来,尽管今年的市场行情比去年更差,但大企业感受到的“寒意”并没有中小企业来得那么强烈。“因为市场越不好,出现坏账的可能性越大,更多的工程项目会选择品牌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合作。”他说。
溪石集团副董事长王晓明持同样的看法,但他对市场未来走向持乐观态度。“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石材行业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石材行业的蛋糕很大,要看企业怎么分割。”
李择阳也表示,石材行业已经今非昔比,找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未来的重要课题,石材行业要探寻更多的商业模式,摆脱“一哄而上”的旧习惯。
“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微博、微信让资讯传播变得非常迅速,但我和水头不少老板打交道发现,许多人仍停留在过去的经营模式,个别的甚至还抱有将国产板‘包装’成进口板,企图通过诈骗牟利的想法。”李择阳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