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作为人类建筑史上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 已经有了漫长的应用历史。纵观古今中外,但凡优秀的世界建筑,大多都有石材的应用,如意大利比萨斜塔、古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中国长城、明清故宫、北京人民大会堂等都大量使用了石材。虽然人类对石材的应用由来已久,但世界石材行业从上世纪初才真正开始发展,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装饰石材需求量也逐渐提高,至2006年,世界对装饰石材的年需求量以2cm厚标准成品计算,约为12亿m2,总用量已超过4000万m3,加上建筑石材与异型材,世界石材的年消耗量将近7.5亿m3,质量接近15亿t。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印度在这些石材生产中排在前列。
1 装饰石材在国内的应用情况
在国内,随着国民经济的腾飞,石材行业飞速发展,由20年前的世界排名第27位,一跃成为世界第1位。而这一切都和我国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北京奥运会工程建设、上海世博会工程建设都使用了大量的装饰石材。据专家测算,北京奥运场馆及城市建设之中石材生产使用及相关费用超过了300亿元;世博会申办成功的当年, 根据上海石材流通行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石材工程消耗量超过2000万m2,合计价值约60亿元。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根据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资料,1979年至今中国建造的房屋面积大约是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来建造房屋面积的总和。仅以北京为例,现在每年开复工房屋面积约有3.5亿m2,相当于整个欧洲五年的开复工房屋面积。不仅如此,权威专家推断,中国房屋的建设增长可能还将持续15-20年, 而房屋的装饰装修的增长则会持续一段更长的时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稳步推进,西北地区将有6大机场、相关宾馆及商业配套设施建设,这些都对石材构成强力需求。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目前我国装饰装修业产值占国家全部GDP的15%左右,由此可见,石材行业消费市场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前景。
2 装饰石材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强力需求带动下, 中国石材工业以骄人的业绩引起国际同行的注目,让世界刮目相看。但从近年发展的情况看,我国石材行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企业数量多,产量高,但是质量差、效率低、效益差,整体表现为大而不强。我国石材企业多数是以乡镇经济、个体作坊为基础,规模较小、前店后厂式的石材企业在整个行业中占有较大比重;加上我国石材行业整体规范性差,对人才、技术、资金的需要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整个石材行业呈现“小、土、散、乱”的特点。长期以来,我国石材工业的发展一直遵循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增长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是解决石材量的矛盾。在市场的强劲拉动下,简单的锯、磨、切等落后传统生产模式不断扩张,导致产业结构层次低、产品深加工程度低、质量差、消耗高、效率低、集约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低。
二是石材业粗放型的发展破坏社会生态环境, 严重影响我国石材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企业缺乏有效的规划与管理,造成矿山无序开采,在破坏森林植被的同时,加工石材产生的粉尘、废水(灰泥)和噪声,加剧了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如果按照我国年开采650万m3石材原料、成材率以较高的30%计算, 将产生70%的废石, 即每年我国石材矿山将产生约450 万m3 的开采废石, 另外还有因石材加工时产生的较为严重的噪声污染和水污染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石材产量在现有基础上还将持续增加, 对我国环境造成的污染将更加严重。
三是石材行业整体规范性差,滥采乱挖现象严重,石材资源开采过度。中国的石材资源储量是世界第一,但石材原料消耗量也是世界第一。至今我国已发现和利用的石材品种为1492种,其中花岗石为829种,大理石为663种。我国已经探明的花岗石资源地质储量约360887 m3,大理石资源地质储量约39792 m3。2004 年全国花岗石荒料开采量约500万m3,大理石荒料开采量约100万m3。由于各种开采、加工企业无节制的滥采乱挖,破坏性甚至毁灭性地掠夺石材资源,导致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石材被大量浪费, 目前我国部分优秀的石材资源已经濒临枯竭。由此可见我国石材资源消耗十分惊人。
近年来, 我国石材市场在国际石材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目前的趋势,世界石材的生产与贸易中心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从欧洲转移到我国, 这无疑会给我国石材行业赢得广阔的商机,但与此同时,石材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也直接导致我国石材行业发展遇到瓶颈,给行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潜在风险。如果不加快改变目前的现状,还按传统模式发展石材行业,我国石材行业的发展必将受到严重影响。国家“十二五”规划已对企业及节能减排提出明确目标, 故我国石材产业必须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使用模式来发展,才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使我国石材行业走出一条经济与资源、环境、人口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