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作为云浮专营山水画、奢石的企业,自然石业正式进驻水头中闽石材城,并一举拿下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展馆。一时间,引起行业关注。
然而,这并非首家进驻水头的云浮企业。据自然石业股东、南安市石品自然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平估计,近一年来,已有近百家云浮石材商进驻水头。他们中大部分是来水头设分销点或者分厂。
图片
云浮石材商涌入水头
作为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两大石材工业基地,云浮与水头是我国当下工艺最先进、产品最齐全的石材集散地。尽管水头的发展要比云浮晚五六年时间,然而水头市场的规模化发展,早已赶上靠“马路经济”起家的云浮,成为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材集散地。
尽管如此,专注精细化生产的云浮企业,凭借着扎实的石材加工工艺,加之地处珠三角,紧邻港澳地区,一直过着相对安稳舒适的日子。
然而,一场突发又不断反复的疫情,彻底扰乱了原本安于一隅的云浮石企的经营秩序。王平告诉记者,外地客商想要到云浮采购,除非自己开车,不然要经过广州,再从广州搭乘班车来到160公里外的云浮。采购之路,异常艰辛。疫情发生后,外地采购商不方便过来,很多人奔向交通更为便利的水头。
“疫情只要一反扑,云浮的大马路上基本见不到客户。”王平说,商户年租金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如果疫情没有稳定下来,一些小商户可能一整年赚不到钱,甚至亏钱。但他依然相信云浮的市场根基,只要过了这个疫情,一定能恢复市场活力。
困境之下,“走出去”才能突围。王平坦言,据不完全统计,有近1/10的云浮石材商选择来水头开拓市场,完全迁移到水头的就有20多家。“不可否认,当下水头的市场活力强于云浮,批发客户多。所以今年自然石业集团总部决定,继成都、石家庄、云浮之后,在水头设立一个新的展销点”。
无独有偶,欣宝印象奢石也从云浮渐渐迁移出来,上半年落户水头。欣宝印象奢石负责人胡莙华直言,欣宝主营奢石背景墙的批发与零售,企业发展跟着市场趋势在走。哪里有客户,就往哪里去。“水头这些年发展速度飞快,也聚集了大量采购商。”
除了做奢石背景墙,不少做白石、大理石的云浮商户也来到了水头,多分布在东星、南翼、中闽、东升等老牌综合市场,以及新开的金明、弘川等大市场。此外,还有瑞思等云浮企业来水头设厂。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云浮石材商的部分转移,除了疫情影响,还与近年的环保整治、云浮地理位置、地方政策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
“隐形”进入大板市场
业内盛传,云浮商户主要进驻水头
新开业的弘川石材城和金明石材城。对此,记者走访了这两家大板市场。
弘川石材城负责人吕联星告诉记者,他们还没正式对外招租,就被本地人预订光了,市场内并没有云浮人过来承租,不过有不少云浮客户。当然,不排除有云浮人以股东的形式与水头人进行合租。
而刚刚开业的金明石材城,似乎还有许多空置的架子位。金明石材城招商总监吴先生表示,市场内的确有几家云浮商户,但主要是经营水磨石生意,且有个别商户的产品还没完全上架。
在随后的继续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澳盛、东星、东升等大型综合老牌市场里,也藏着许多隐形的云浮商户。所谓隐形,就是云浮商户以转租或合租的形式,与水头商户进行合作。
佰讯石业总经理李晓义告诉记者,很多热门大板市场一位难求,水头本地人都未必能租得到,何况是云浮过来的,所以想要进驻这些热门市场,要么高价转租,要么与他人合作。而市场统计的基本都是一手商户,通过非直签形式进驻的商户,市场是没有记录的,这大概也是很多市场方说没有云浮商户的主要原因。
竞争加剧倒逼品质提升
面对云浮商户的大量涌入,原本就“吃不饱”的水头商户们,又多了竞争对手。
在李晓亦看来,进军水头的云浮商户经营的产品都偏高端,以奢石、白石为主。而这些高端品种,工艺要求更高,对于经营普通大理石的厂家来说,并不会有太大竞争;对那些经营雅士白、南斯拉夫白的水头本地商户而言,压力倍增。
“云浮毗邻广西、江西、湖南三省,招工相比福建容易许多,因而石材加工成本比水头低。而且,云浮石材历史悠久,加工工艺更加精细。”李晓义认为,对手优势值得肯定,只有认清现状,才能弥补自身不足。
在水头经营了十几年石材贸易的可达石业负责人卓佳鹏坦言,以前水头石材企业往往与本地企业比较,很难看出差别。云浮商户入驻水头,带来好的加工工艺,可以倒逼水头提高加工工艺,提升产品品质。
“云浮商户在产品卖相方面做得很好,比如他们把每片大板的边角都切得整整齐齐,一整列望过去,感觉特别舒服。而水头本地商户可能并不是那么注重细节,大板边缘不是那么规整。”
卓佳鹏认为,产品卖相能为产品加分,这也值得水头本土商户学习。卓佳鹏补充道,还好产品卖相是容易改进的事,只要客户有要求,生产厂家基本就能满足。此外,云浮商户入驻,在提高本地加工厂流量的同时,也会督促加工厂提升质量,这对整个市场的品质将有很大裨益。
在南安市石材机械辅料产业联合会会长李群生看来,云浮商户的涌入,不仅是水头石材行业欣欣向荣的一种表现,还可能为水头注入更多创新思维,推动石材向更加精细化发展。
记者蔡静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