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已经和不下30位石材人谈过现下的行情,但对局面乐观者,凤毛麟角,甚至有人自嘲,做的是“夕阳行业”。
他们来自不同的石材产区,有揭阳、岑溪、钟山、溆浦等地方,虽然相隔甚远,有的还跨了省,但人们的说法口径却大致相同。
这不禁让人纳闷,这些经历过风雨的石材人,真的失去自信了吗?
深入了解后发现,石材人之所以会显得没有信心,主要是因为两点:
一是矿山不稳定。矿山扼着无数下游石材厂家的货源,是石材行业的根基。它就像是许多条河流的水源地,一旦源头干涸,又怎能指望水势旺盛?对石材厂来说,荒料供应不足,只能缩减生产,有单没料,就足够让人痛苦的了。
近年来,矿山关停波及甚广,彻底停矿的石材品种众多。仅在南方就有长泰G654、诏安红、小沙江石材等。7月中旬,岑溪也因安全问题,全市所有矿山停产整改。
但这不应该动摇石材人的信心。被关掉的矿山,大多开采年头已久,存在过度开采的现象。即使不关,也会面临产能下降、出材率低、资源枯竭等问题。
矿山也有寿命,到达一定的年限就该“退役”。防止过度开采,同时也是防止石材过于泛滥,沦为廉价的建筑材料。
如吴田山已开采了30几年,最多时,有470多个采矿坑向外输出石材。产量过于庞大,至今仍在销大量的库存,导致石材价格不甚喜人。因此,只有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石材行业才能基业长青。
让石材人忧心的第二个原因是——石材厂被关停得太狠,有些地区的石材厂甚至十不存一。
大面积地削减厂家数量,以限发“排污许可证”、“矿山开采证”等方式,来控制石材企业的数量,这的确给人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石材产业处在转型期,朝着更专业、更规范、更具规模的方向发展,不断有新的石材产业集群建成,并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
以中部麻城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例,该园区总规划27000亩,项目总投资额250亿元人民币。现有企业146家,从业人员超5万人。先后荣获:全国石材产业集群示范城市、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湖北省绿色矿山示范区。
无独有偶,2019年7月30日,中国北部(蛟河)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成功奠基。它总规划面积5000亩,一期用地2587亩,已开工建设500亩。项目建成后,可入住规模企业80家左右,带动就业约3万人,可实现年产值约60亿元,可实现税收约3亿元。
政策的支持,巨额的投资,再造“石都”的口号。这无疑透露出清晰的信息:石材依然受到高度重视,没有人能否定石材创造的经济价值。说石材是“夕阳产业”的言论可以休矣。
诚然,转型升级有阵痛,但也是有价值的。淘汰落后产能,将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提高准入门槛,以结束价格紊乱、恶性竞争的乱象。不能因为换了一条赛道,跑的人少了,就说石材产业的路走到了尽头。
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率最快的国家,这样的发展速度一天不放缓,机场、地铁站、高铁站、广场、道路,这些城市基建项目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对石材的需求量只会增加不会萎缩。